語言:
即時新聞及評論
2025-08-23
05:39
Meta擬於下月推出首款消費級人工智能眼鏡

據美國《CNBC》報道,Meta(META.US)計劃在下月舉行的年度Connect開發者大會上,宣布推出旗下首款配備顯示屏、面向消費者市場的人工智能眼鏡。

知情人士透露,Meta將在大會上發布兩款新設備,包括首款腕帶可以讓用戶透過手勢控制智能眼鏡。

消息人士指,該款內部代號為Hypernova的智能眼鏡,將在右側鏡片嵌入小型顯示屏,估計售價約800美元,並會與眼鏡品牌EssilorLuxottica合作推出。

Connect大會為期兩天,專注於虛擬實境(VR)、擴增實境(AR)及元宇宙技術。(me/t)~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網址: www.aastocks.com

資料由阿思達克財經新聞提供 [免責聲明]
04:04
《美股》鮑威爾言論推高減息預期 道指高收846點創新高 特斯拉跑出飆6%

聯儲局主席鮑威爾表示央行可能在下個月開始放鬆貨幣政策,美股周五大漲。道指及納指並駕齊驅,兩者均升1.9%,道指創新高,高收846點至45,631點,納指升396點至21,496點。標普500指數高收96點或1.5%,至6,466點,逼近上周新高。

芝加哥商品交易所集團旗下FedWatch工具顯示,9月減息機率最新升至83%,大型科技股股價飆漲。特斯拉(TSLA.US)升幅超過6%,Alphabet(GOOG.US)和亞馬遜(AMZN.US)升逾3%,英偉達(NVDA.US)要求部分零件供應商停止生產其H20晶片,不過減息消息傳出後,由跌轉升1.7%;與Google達成逾100億美元雲端運算協議,Meta(META.US)升2%。

以全星期計算,道指本周累升1.5%,標普500指數升0.3%,由於本周大型科技股一直受壓,至周五反彈,納指全周表現最差,累跌0.6%。(me/t)~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網址: www.aastocks.com

資料由阿思達克財經新聞提供 [免責聲明]
01:57
蘋果據報利用Google Gemini AI打造Siri升級版

《彭博社》據知情人士透露,蘋果(AAPL.US)目前正與Alphabet(GOOG.US)旗下Google展開初步討論,計劃利用Google旗下Gemini平台打造升級版Siri語音助理。

消息人士表示,蘋果近期接觸Google,希望訂造一個定制AI模型,作為明年新版Siri的核心。Google 已開始訓練一個可在蘋果伺服器上運行的模型。蘋果尚需數星期時間才會決定是否繼續使用內部模型,抑或選擇合作夥伴成為外力,亦尚未確定最終合作對象。

蘋果在生成式人工智能領域起步較晚,早前嘗試與Anthropic及OpenAI合作,考慮是否以Claude或ChatGPT作為Siri的新核心。(me/t)~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網址: www.aastocks.com

資料由阿思達克財經新聞提供 [免責聲明]
00:13
光大環境上半年扎實推進「兩化一型」戰略,經營業績穩中有進,中期派息率增长

香港2025年8月23日 /美通社/ -- 中國光大環境(集團)有限公司(「光大環境」或「本公司」,股份代號:257.HK)謹此宣佈本公司及其附屬公司(統稱「本集團」)截至二零二五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二零二五年上半年」或「回顧期」)之未經審核中期業績。

經營業績方面,回顧期內,本集團堅持穩中求進、以實促穩,積極落實「兩化一型」(科技化、國際化、生態型)發展戰略,全力推進「二次創業」,扎實推動高質量發展。具體而言,回顧期內,本集團堅持戰略引領,「兩化一型」戰略路徑逐步清晰;堅持市場導向,加速培育發展新動能;堅持聚焦主業,著力提升經營質效;堅持管理提升,夯實企業發展內功;堅持底線思維,有效防范化解風險,經營業績總體穩中有進,經營向好發展。

回顧期內,本集團錄得收益約港幣143.04億元,較二零二四年上半年同比下降8%;毛利約港幣63.31億元,較二零二四年上半年同比增长5%;除利息、稅項、折舊及攤銷前盈利約港幣60.48億元,較二零二四年上半年同比下降8%;本公司權益持有人應佔盈利約港幣22.07億元,較二零二四年上半年同比下降10%;每股基本盈利為35.92港仙,較二零二四年上半年同比下降10%。

市場拓展方面,回顧期內,本集團堅持「內外並舉」、「輕重並進」,積極探索新業務、新模式;著力佈局企業端(「ToB」)業務,密切關注收並購機會。二零二五年上半年,本集團共投資落實4個新項目,總投資約人民幣23.96億元;新簽署各類輕資產業務,合同總額約人民幣5.20億元。

二零二五年上半年,新增項目的設計處理及供應規模摘要如下:

項目類別

設計處理/供應規模

生活垃圾

3,000噸/日

污水

10,000立方米/日

生物質原材料

50,000噸/年

生物質天然氣

10,000,000標準立方米/年

拓展亮點方面,回顧期內,境內市場,本集團堅持輕重並舉業務拓展思路,同步培育新業務增長點:鞏固深耕固廢處理、水處理、環境修復等優勢業務;積極探索綠色電力算力中心協同耦合模式等領域,拓展ToB業務機會;明確收並購方向,力爭實現重點區域市場新突破;深挖協同業務潛力,拓展移動供熱、沼氣提純、再生水供應等業務;簽署本集團首個生物質天然氣項目,標誌著在生物質高值化利用領域取得重要突破。境外市場,本集團於烏茲別克斯坦落實2個垃圾發電項目,突破中亞市場;於泰國、印度承接設備採購、設備供貨等輕資產服務。為進一步助力綠色「一帶一路」建設並拓展相關市場機遇,本集團計劃於印度尼西亞、越南、中亞等國家和地區設立代表處,依託區域支點,建立並完善海外項目儲備池。

截至二零二五年六月三十日,本集團業務分佈已拓展至國內25個省(市)、自治區及1個特別行政區,足跡遍及229個市縣區,海外市場佈局德國、波蘭、越南、烏茲別克斯坦等16個國家;投資落實的環保項目共604個,總投資約人民幣1,643.07億元;另承接環境修復、垃圾分類、設計諮詢、設備供貨、技術服務等多項輕資產業務。本集團旗下環保能源及綠色環保板塊合共落實垃圾發電項目196個,設計日處理生活垃圾16.29萬噸(含委託運營規模)。

企業管治方面,回顧期內,本集團積極完善企業組織架構與決策管理體系,夯實發展基礎:先後委任瞿利女士擔任本公司非執行董事及委任張翔教授,JP.擔任本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提升本公司董事會(「董事會」)成員多元化水平,並增強本集團在國際業務發展、科研創新等方面的能力;董事會下設可持續發展委員會,對標可持續發展國際實踐,更加系統化、規範化監督和提升本集團各項可持續發展工作;建立總裁辦公會與經營管理專題會機制,並系統優化總部部門設置,強化對市場拓展等重點經營工作的支持力度。

創新賦能方面,回顧期內,本集團依託科技委員會,形成覆蓋課題管理、成果轉化、考核激勵的全流程制度框架;系統梳理在研課題,結合業務需求,著重跟進飛灰資源化利用等「3+1」重點課題研發及成果應用轉化。其中,中國首個垃圾發電項目厭氧氨氧化系統已在本集團浙江寧海垃圾發電項目(「寧海項目」)調試成功;200噸╱日小型爐成套設備已在本集團河北廣宗垃圾發電項目進入安裝調試階段。此外,厭氧膜生物反應器(MBR)處理滲濾液技術經鑒定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小型爐設備經鑒定整體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且其中「多源固廢協同焚燒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管理數智化建設方面,業財一體化等數字化平台建設工作持續推進。截至二零二五年六月三十日,本集團累計獲授權知識產權2,240件。

運營管理方面,回顧期內,本集團通過「精細化管理措施二十條」、「運營增收專項措施十五條」等舉措和要求,提升存量項目運營質效,主要運營指標持續向好。環保能源板塊,垃圾發電項目平均每噸入爐垃圾發電量約460千瓦時,較二零二四年上半年同比增長3%,垃圾發電項目綜合廠用電率約14.7%,較二零二四年上半年同比下降0.3個百分點;環保水務板塊,污水處理量約8.351億立方米,與二零二四年上半年基本持平,持續推進藥劑種類優化、精准加藥、設備合同能源管理等舉措,進一步降低存量項目運營成本,並簽訂十餘份開源業務合同。綠色環保板塊,生物質綜合利用項目供熱量、發電量實現「雙提升」,生物質燃料收購單價較二零二四年上半年同比下降8%。

工程建設方面,回顧期內,本集團建成投運項目7個,建成完工項目3個,完工並交付的環境修復服務1項;新開工項目7個及新執行環境修復服務3項。

環境貢獻方面,本集團於二零二五年上半年處理生活垃圾、危險與固體廢物和農林廢棄物超過3,200萬噸,提供綠色電力約148億千瓦時,相當於節約標煤近600萬噸,替代二氧化碳排放近1,900萬噸。處理污水和垃圾發電廠滲濾液約8.4億立方米,減少化學需氧量排放約42萬噸。

本集團秉持與本公司股東(「股東」)分享企業經營成果的理念,為回饋股東支持,並結合業務發展情況及戰略規劃,董事會宣佈向股東派發截至二零二五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之中期股息每股15.0港仙(二零二四年:每股14.0港仙)。派息率為42%,較二零二四年上半年同比增加7個百分點。

光大環境執行董事兼總裁欒祖盛先生表示:「二零二五年上半年,光大環境扎實推進高質量發展,『兩化一型』戰略取得積極成效,經營業績穩中有進。下半年,本集團將重點推進五大重點任務:一是抓好戰略執行,系統優化『十五五』戰略規劃,推進戰略目標落地見效;二是抓好投資拓展,力爭提升境外業務貢獻,把握收並購機會,拓展核心業務;三是抓好增收控本,多措並舉強化運營降本增效;四是抓好前瞻佈局,培育增長新動能,推動科技創新平台建設;五是抓好風險防控,全力攻堅應收賬款回收,從嚴從實做好安全生產。光大環境上下將以實幹為要,高質量達成全年經營發展目標,為股東和社會創造可持續價值。」

光大環境執行董事兼董事會主席王思聯先生指出:「今年是中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提出二十周年、『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提出五周年。光大環境作為行業領軍企業,始終堅持踐行生態文明理念,將綠色發展理念融入企業基因,在守護綠水青山中創造發展機遇,在市場競爭中鍛造核心競爭力。去年以來,本集團以『二次創業』為引領,推動從規模領先到質量引領的轉型提升。面向未來,光大環境將錨定打造成為『具有中國特色的世界一流環境綜合服務商』的目標,保持戰略定力,激發創新活力,提升治理效能,嚴守風險底線,將各項工作轉化成為發展實績。本集團將以『十四五』圓滿收官與『十五五』高起點開局為契機,在『二次創業』征程上再創佳績,為美麗中國建設與全球可持續發展貢獻智慧與力量。」

板塊業務回顧

環保能源
二零二五年上半年,環保能源共投資落實新項目3個,總投資約人民幣23.36億元,新簽署多項輕資產業務,涵蓋垃圾分類、環衛一體化、供熱供汽等領域,合同總額約人民幣1.61億元,新增設計規模為日處理生活垃圾3,000噸。截至二零二五年六月三十日,環保能源共投資落實項目286個,總投資約人民幣1,012.28億元,另承接2個委託運營項目、2個「工程設計-採購-施工-運營」(EPCO)項目等各類輕資產業務。

運營管理方面,回顧期內,環保能源縱深推進精細化管理工作,多項核心運營指標較二零二四年上半年顯著改善:垃圾發電項目平均每噸入爐垃圾發電量約460千瓦時,較二零二四年上半年同比增長3%;綜合廠用電率約14.7%,較二零二四年上半年同比下降0.3個百分點。此外,對外供應蒸汽量較二零二四年上半年同比增長39%,2個垃圾發電項目獲批調增處理費。

工程建設方面,回顧期內,2個項目建成投運,設計總規模為日處理生活垃圾500噸;

2個項目開工建設,設計總規模為日處理生活垃圾400噸。

環保水務
截至二零二五年六月三十日,本集團持有中國光大水務有限公司(「光大水務」)72.87%的權益。

二零二五年上半年,光大水務新承接各類輕資產業務,合同總額約人民幣6,000萬元,新增設計規模為日處理工業廢水10,000立方米。截至二零二五年六月三十日,光大水務共投資落實項目170個,總投資約人民幣316.30億元,另承接13項委託運營服務及其他輕資產業務。

運營管理方面,回顧期內,光大水務通過技術創新與精細化管理雙輪驅動,深入落實智慧運營管理舉措,進一步提升運營管理質效。持續推進藥劑種類優化、精準加藥、設備合同能源管理等精細化管理舉措,進一步降低存量項目運營成本;初步建立一個高效、優質的數字化供應鏈體系;簽訂十餘個存量項目開源業務合同。截至二零二五年六月三十日,已有12個項目的光伏發電設施投入運營,總裝機容量約20兆瓦,預計每年可提供電力約2,000萬千瓦時。

工程建設方面,回顧期內,光大水務共有5個項目建成投運,設計日水處理規模700,000立方米;2個項目開工建設,設計日水供應規模15,000立方米。

綠色環保
截至二零二五年六月三十日,本集團持有中國光大綠色環保有限公司(「光大綠色環保」)69.70%的權益。

二零二五年上半年,光大綠色環保共投資落實新項目1個,總投資約人民幣6,000萬元;新簽署3項環境修復服務,合同總額約人民幣1.28億元。新增設計規模為年處理生物質原材料50,000噸、年供生物質天然氣10,000,000標準立方米。截至二零二五年六月三十日,光大綠色環保共投資落實項目143個,總投資約人民幣308.27億元,另承接環境修復服務19項(不含已完工交付的服務)。

運營管理方面,回顧期內,光大綠色環保秉持精益運營理念,透過增收提效、成本管控、綠色增值三個維度發力,提升項目的抗風險能力與市場競爭力。增收方面,相關項目的供熱供汽量較二零二四年上半年同比增長約27%,帶動相關收入顯著增加。降本方面,生物質燃料收購單價較二零二四年上半年同比減少8%,有效緩解原材料價格波動壓力。綠色增值方面,綠證交易量較二零二四年全年增加近2倍,相關議價能力進一步增強。

工程建設方面,回顧期內,光大綠色環保共有3個項目建成投運,1個環境修復服務完成修復工程並交付;3個項目開工建設,3個環境修復服務開始提供修復工程。

裝備製造
二零二五年上半年,裝備製造持續深耕國內市場,全力推動業務轉型升級,同時積極拓展海外市場並取得一系列良好成效。國內市場方面,深耕小型化垃圾焚燒技術,積極拓展四川、甘肅、黑龍江等省份下轄縣域市場;深化飛灰資源化利用、新能源等細分業務,簽署廣東江門飛灰水洗設備、江蘇常州含銅污泥處置項目;中標中山長青集團選擇性催化還原(SCR)煙氣提標與重大技改工程,進入火電環保領域;依託核心科技成果,落地江蘇蘇州分散控製系統(DCS)一體化等重點項目。境外市場方面,簽署泰國高能焚燒爐及印度撈渣機供貨合同,中標馬來西亞蘭卡威一期改造項目,推動自主研發環保裝備加速出海。

二零二五年上半年,裝備製造共簽署外銷成套設備合同8份,合同金額約人民幣1.12億元,包括焚燒爐、煙氣淨化系統設備、滲濾液處理系統和新產品,共計11台套。設備供貨及售後服務方面,啟動項目供貨服務160個;完成內外部客戶爐排爐生產4台套;完成焚燒爐系統、滲濾液處理等成套設備供貨11台套╱條線;完成無人打焦服務34次。簽署外銷售後服務及其他合同137份,合同總金額約人民幣5,800萬元。二零二五年上半年提供內外部售後服務項目156個。

環境研究院
二零二五年上半年,環境研究院穩步推進「3+1」重點研發方向。其中,飛灰資源化利用技術實現工藝突破,助力本集團推進飛灰資源化利用項目;有序推進垃圾製碳技術研究;推進生物質糖化及資源化,助力本集團業務板塊打造相關示範項目;開展微型爐排爐的相關技術探索。

成果轉化方面,回顧期內,環境研究院持續推動自動燃燒控制(ACC)、半乾法煙氣自動控製(AFC)、高分子非催化還原(PNCR)、地磅自動化改造系統、脫硫脫硝一體化等技術成果轉化。其中,厭氧氨氧化系統已在寧海項目調試成功,為下一步加大成果轉化力度奠定良好基礎。

有關中國光大環境(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光大環境(集團)有限公司(「光大環境」)為中國光大集團股份公司的實業旗艦企業、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公司(257.HK)。下轄兩家上市企業:於新加坡證券交易所及香港聯交所兩地雙重主板上市之中國光大水務有限公司(U9E.SG及1857.HK)、於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之中國光大綠色環保有限公司(1257.HK)。2003年轉型環境領域以來,光大環境已逐步成長為中國最大環境企業、亞洲環保領軍企業及世界知名環境集團。

作為全球最大垃圾發電投資運營商,光大環境設計日處理生活垃圾能力超過16萬噸。公司業務足跡遍及國內25個省(市)、自治區和1個特別行政區,海外市場佈局德國、波蘭、越南、烏茲別克斯坦等16個國家,聚焦固廢、泛水、清潔能源三大領域,主營業務涵蓋垃圾發電及協同處理、生物質綜合利用、危固廢處置、新能源、環境修復、水環境綜合治理、裝備製造、垃圾分類、環衛一體化、資源循環利用、無廢城市建設、綠色技術研發、生態環境規劃設計、環保產業園等。

資料由美通社提供 [免責聲明]
2025-08-22
21:58
特斯拉(TSLA.US)美國高級版Cybertruck大幅加價15%

特斯拉(TSLA.US)最新官網顯示,公司已將美國高級版Cybertruck售價上調15,000美元。其中Cyberbeast版本最新定價為114,990美元,較舊價99,990美元上調15%。

是次加價主要反映新推出的Luxe Package套裝,該套餐包含監督式全自動駕駛技術,以及免費使用特斯拉超級充電網絡的權益。(me/t)~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網址: www.aastocks.com

資料由阿思達克財經新聞提供 [免責聲明]
21:34
《美股》鮑威爾即將演講 道指早段漲逾300點 據報停部分生產英偉達跌逾1%

聯儲局主席鮑威爾周五將在年度研討會上發表演說,投資者關注未來貨幣政策走向的線索,美股開市三大股指上揚。道指早段發力,上升逾300點或0.7%,標普500指數升0.4%,納指升幅不及道指強勢,最新升50點或0.3%。

人工智慧晶片龍頭英偉達(NVDA.US)據報已要求部分零件供應商停止生產其H20晶片,該股應聲下跌逾1%。英偉達同時亦與美國政府商談向中國出口更先進晶片事宜。

據報Google與Meta(META.US)達成逾100億美元雲端運算協議,Google母公司Alphabet(GOOG,US)漲1.5%,Meta升0.5%。(me/t)~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網址: www.aastocks.com

資料由阿思達克財經新聞提供 [免責聲明]
21:09
Alphabet(GOOG.US)旗下Waymo獲紐約市首個無人駕駛汽車測試許可

紐約市長Eric Adams周五宣布,Alphabet(GOOG.US)旗下自動駕駛部門Waymo已獲得紐約市交通局簽發的首張無人駕駛測試許可證,將是紐約市首次允許無人駕駛汽車在路上測試。

根據計劃,Waymo將於即日起至9月底在曼哈頓及布魯克林市中心測試8輛無人駕駛汽車,並有可能延長計劃。依照紐約州法律,所有測試車輛仍需有一名司機坐在司機座上,以便隨時接管。(me/t)~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網址: www.aastocks.com

資料由阿思達克財經新聞提供 [免責聲明]
18:40
TCL電子(01070.HK)2025年H1經調整歸母淨利潤大幅增長62.0%

中高端戰略成效凸顯,全球業務高質量增長

業績亮點

  • TCL電子深耕中高端及全球化戰略佈局,整體業務實現有質量增長,盈利能力持續增強,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長20.4%至547.8億港元,除稅後利潤同比提升60.5%至10.5億港元,經調整歸母淨利潤[1]為10.6億港元,同比升幅達62.0%
  • 2025年上半年TCL TV全球出貨量同比增長7.6%至1,346萬台,排名穩居全球品牌TV前二[2];其中TCL Mini LED TV全球出貨量同比大幅增長176.1%至137萬台,規模位居全球首位[3];中高端戰略有效落地帶動大呎吋顯示業務毛利率同比提升0.5個百分點至15.9%
  • 互聯網業務生態持續完善,推動規模增長及高盈利表現,2025年上半年互聯網業務收入同比增長20.3%至14.6億港元,毛利率同比提升0.5個百分點至54.4%
  • 創新業務保持強勁增長,2025年上半年創新業務收入同比提升42.4%至198.8億港元,其中,光伏業務收入及毛利分別同比增長111.3%及98.5% 至111.4億港元及10.7億港元

香港2025年8月22日 /美通社/ -- TCL電子控股有限公司(「TCL電子」或「公司」,01070.HK)今天公佈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的中期業績。報告期內,公司核心業務規模實現有質量增長,產品及渠道結構顯著優化,創新業務保持快速擴張,推動整體收入同比增長20.4%至547.8億港元;毛利同比增長16.0%至83.7億港元。

與此同時,公司始終聚焦極致成本管理,著力打造效率競爭優勢。通過積極推進數字化轉型及自動化智能化升級,生產製造與物流倉儲運營效率顯著提升,疊加精准營銷策略的持續落地,2025年上半年公司整體費用[4]率同比下降1.0個百分點至11.5%。

在規模領先優勢及中高端戰略成效的雙重驅動下,公司盈利能力顯著提升。2025年上半年公司除稅後利潤為10.5億港元,同比增長60.5%,經調整歸母淨利潤為10.6億港元,同比增長62.0%。

中高端與大屏化趨勢顯著,產品結構優化推動大呎吋顯示業務有質量增長

憑藉品牌影響力有效提升、全球渠道高效拓展以及產品結構持續優化,2025年上半年公司顯示業務收入同比增長10.9%至334.1億港元,毛利同比增長11.4%至52.0億港元,其中大呎吋顯示業務全球收入283.5億港元,同比增長9.4%,毛利率同比提升0.5個百分點至15.9%。2025年上半年,TCL TV全球出貨量同比增長7.6%至1,346萬台,排名穩居全球前二[5],其中TCL Mini LED TV全球出貨量同比大幅增長176.1%至137萬台,位居全球首位[6]

國內市場方面,憑藉中高端戰略有效推進,疊加國家「以舊換新」政策對中高端需求的有效釋放,TCL TV國內市場出貨規模實現穩健增長且產品結構持續改善,表現領先行業平均水平。2025年上半年TCL TV國內市場出貨量同比增長3.5%,其中TCL品牌TV出貨量更實現了10.2%的同比增長,零售量及零售額排名均位列市場前二[7];同時,TCL Mini LED TV在國內市場出貨量同比大幅提升154.2%,出貨量佔比同比提升12.6個百分點至21.2%。中高端及大呎吋產品出貨量的持續提升,推動公司大呎吋顯示業務國內收入同比增長4.4%至87.2億港元,毛利率更同比提升1.7個百分點至19.4%,盈利能力進一步提升。

國際市場方面,公司積極推進TV整機產能的全球化佈局,已在中國、越南、墨西哥、巴西、波蘭及巴基斯坦等多個國家和地區設立生產基地,通過產能分布式佈局,實現供應重心的靈活調配,年產能超3,000萬台。2025年上半年,TCL TV國際市場出貨量同比增長8.7%,其中,TCL Mini LED TV國際市場出貨量同比增幅高達196.8%,出貨量佔比同比提升4.9個百分點至7.7%。中高端產品出貨量的顯著增長,推動大呎吋顯示業務國際市場收入同比提升11.8%至196.3億港元,毛利率同比提升0.1個百分點至14.4%。公司通過國際頂級體育賽事、展會、電競活動、影視合作等高影響力場景,持續提升品牌全球影響力,同時擴大並深化重點渠道覆蓋,推動TCL TV在全球近二十國家零售量排名穩居前三[8]

另外,在「堅持效率優先,聚焦重點市場,穩健拓展業務」的策略引領下,公司中小呎吋顯示業務聚焦重點市場,深耕歐洲、北美一線網絡運營商渠道,進一步鞏固與核心合作夥伴的戰略關係,實現了穩健增長。2025年上半年,公司中小呎吋顯示業務收入同比增長21.3%至45.6億港元,毛利同比增長2.7%至6.3億港元。

以用戶體驗為核心,聚焦TVAI與交互升級,大力拓展海外市場,驅動互聯網業務長遠增長

TCL電子持續於全球範圍內發展家庭互聯網業務,始終以用戶為中心,致力於用戶體驗的不斷提升。2025年上半年全球互聯網業務收入達14.6億港元,同比增長20.3%,毛利同比增長21.5%至7.9億港元,毛利率則同比增加0.5個百分點至54.4%,顯示出強勁的盈利能力。

在產品創新方面,作為OTT領域的先行者,TCL電子於報告期內完成了「靈控桌面3.0」的重大升級,實現了極簡桌面優化,並充分發揮Mini LED顯示技術優勢,為用戶帶來卓越的觀影效果;同時,TV終端上線超高清業務,引入內容的數量和時長均屬行業領先,超高清內容時長突破3萬小時,為用戶提供前所未有的沉浸式視聽享受。

另外,TCL電子繼續深化與Google、Roku、Netflix等國際互聯網巨頭的密切合作,推動海外商業模式不斷突破。TCL Channel完成全面升級,用戶界面煥然一新,內容分發效率顯著提升;與此同時,公司打造了FAST及AVOD雙一流體驗,在美國、巴西、法國、西班牙等國家持續深化本地化內容運營,優質內容佔比大幅提升,自有內容產品的平均消費時長實現翻倍增長。截至2025年6月30日,TCL Channel已全面覆蓋全球海外市場,累計用戶數超3,930萬,有效驅動國際市場互聯網業務的穩健增長。

創新業務規模躍升,光伏業務經營效率及相對競爭力持續提升,AI佈局持續突破

在核心業務規模高質量增長的同時,公司借助全球營銷效率及品牌力的提升,加大佈局創新業務。2025年上半年,TCL電子創新業務規模保持強勁增長,收入同比高增42.4%至198.8億港元,毛利同比增長25.7%至 23.7億港元。

2025年上半年,TCL電子強化自身在電力市場化交易的競爭優勢,持續深化渠道合作,加快創新場景應用落地及產品創新迭代,分布式光伏業務實現有質量健康發展。報告期內,公司通過雙向賦能及精細化運營提升渠道黏性,深化與具有電力市場化交易能力的資本方合作,攜手金融機構共創綠色金融解決方案,實現生態合作體制發展;與此同時,公司不斷探索零碳園區、光儲充方案及高端別墅等應用新場景,通過產品技術創新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2025年上半年,公司光伏業務收入同比提升111.3%至111.4億港元,毛利同比增長98.5%至10.7億港元。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光伏業務累計工商簽約項目超290個,累計經銷商渠道超2,380家,累計簽約農戶近28萬戶。

此外,公司於AR/XR智能眼鏡及陪伴機器人領域亦取得突破性進展。2025年上半年,旗下孵化的雷鳥創新通過IP 聯名打造爆款新品,推出可隨身攜帶的輕量級私人影院Air 3s Pro XR眼鏡、隨時隨地記錄生活的智能助手V3 Slim AI拍攝眼鏡、全彩AR+AI深度融合的個人信息終端X3 Pro AI眼鏡等三款新品。2025年618購物節期間,雷鳥眼鏡在國內市場銷量市佔率更突破52%,為去年同期銷量的3.4倍[9];雷鳥智能眼鏡獲京東及天貓雙平台XR行業銷量冠軍,體現出消費者對產品的高度認可。TCL電子於年初的國際消費電子展(CES)上發佈了全球首款分體式智能家居陪伴機器人 TCL AiMe。該產品集成了AI、物聯網控制中樞和家庭陪伴機器人的功能,是工程技術的一次創舉。TCL AiMe 的推出,不僅標誌著TCL電子在AI+IoT+機器人融合領域邁出了關鍵一步,更充分展現了公司在AI與物聯網技術融合應用方面的領先實力。

未來展望:堅持「中高端+全球化」戰略,以技術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

展望未來,公司將秉承「戰略領先、創新驅動、先進製造、全球經營」的經營理念,持續深化「中高端+全球化」的雙輪驅動佈局,持續提升TCL全球品牌勢能,並加大研發投入,鞏固中高端市場戰略高地;同時,進一步優化全球供應鏈、物流及服務體系,大力推動數字化轉型以提升經營效率。公司將恪守「淨利額增速 > 毛利額增速 > 收入增速> 銷量增速」的長期經營目標,堅定不移地走高品質發展道路,為客戶創造價值、為員工搭建平台、為股東創造回報、為社會承擔責任,朝著「全球化經營的領先智能終端企業」的願景砥礪前行。

有關TCL電子

TCL電子控股有限公司(01070.HK,於開曼群島註冊成立之有限公司),自1999年11月起於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業務範圍涵蓋顯示業務、創新業務以及互聯網業務。TCL電子以「戰略領先、創新驅動、先進製造、全球經營」為經營理念,積極變革創新,聚焦突破全球中高端市場,努力夯實「智能物聯生態」全品類佈局,致力為用戶提供全場景智慧健康生活,致力成為全球化經營的領先智能終端企業。TCL電子已獲納入深港通之合資格港股通股份名單,是恒生港股通指數、恒生綜合中小型股指數及恒生可持續發展企業基準指數成份股,並從2018年起連續多年獲得恒生指數公司授予ESG評級A。


如欲查詢更多資料,請瀏覽TCL電子投資者關係網站http://electronics.tcl.com,或掃描下方二維碼訪問TCL電子投資者關係官方微信公眾號。


[1] 經調整歸母淨利潤定義為歸母淨利潤,經加回以下各項調整:(i)來自投資公司之(收益)╱虧損淨額;(ii)附屬公司出售及清盤之(收益)╱虧損淨額;(iii)認購期權及認沽期權相關(收益)╱虧損淨額;(iv)出售非流動資產(收益)╱虧損淨額;及(v)相關所得稅影響。

[2] 數據源:Omdia,2025年上半年全球品牌TV出貨量數據。

[3] 數據源:Omdia,2025 年上半年全球品牌Mini LED TV出貨量數據。

[4] 整體費用包含銷售及分銷支出和行政支出。

[5] 數據源:Omdia,2025年上半年全球品牌TV出貨量數據。

[6] 數據源:Omdia,2025 年上半年全球品牌Mini LED TV出貨量數據。

[7] 數據源:中怡康全渠道,2025年上半年中國市場TCL品牌+雷鳥品牌TV零售數據。

[8] 數據源:公司內部報告,2025 年 上半年零售量數據。

[9] 京東商智、天貓生意參謀、洛圖科技、CINNO Research, 2025年5月14日至2025年6月18日期間數據。

 

資料由美通社提供 [免責聲明]
15:45
蓋茨訪韓與三星等巨擘會面 探討潛在合作

《韓聯社》報道,微軟(MSFT.US)創辦人蓋茨本周訪問首爾期間與南韓企業高層舉行一系列會議,討論從商業關係到社會企業責任等議題。三星電子表示,董事長李在鎔會見蓋茨,兩人就社會企業責任領域的合作交換意見,但未有提供更多細節。

SK集團董事長崔泰源亦與蓋茲會面,討論從小型核反應堆、疫苗以致能源等一系列潛在的商業合作。(mn/a)~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網址: www.aastocks.com

資料由阿思達克財經新聞提供 [免責聲明]
15:31
警方:上半年網上投資騙案2,273宗 總損失14.8億按年增36% 有65歲退休人士失3,000萬

綜合本地傳媒報道,警方指,今年首六個月錄得16,262宗科技罪案,按年增0.5%;損失30.5億元,按年增近15%。當中,網上投資騙案有2,273宗,按年增24.8%,佔整體科技罪案14%,平均每7宗科技罪案有1宗是網上投資騙案;損失金額達14.8億元,屬科技罪案各類別中最多,按年增36.4%。

騙徒主要以投資股票及基金、虛擬貨幣或其他高回報項目作幌子行騙,按產品分類案件數分別為1,303宗、519宗及193宗,合計佔所有投資騙案近九成。騙徒透過市民廣泛使用的通訊程式及社交媒體平台發送釣魚訊息接觸受害人。2025年上半年透過WhatsApp接觸受害人的案件達1,260宗;社交媒體平台Facebook及Instagram的案件則411宗及226宗。

今年最大一宗騙案,受害人為一名65歲退休人士,透過Facebook進入WhatsApp投資群組,被誘騙透過不明的應用程式投資香港及美國股票,最終損失約3,000萬元。

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高級警司梁靄琳提到,近月有騙徒經地產平台接觸業主,例如去年底一名52歲女子在網上放租,騙徒扮租客博取信任並發展網戀,再誘騙事主到虛假網站投資,最終事主共匯款2,000萬元及價值1,100萬元的虛擬貨幣。

41歲或以上的受害人佔整體超過七成。各種職業背景的市民,包括專業人士均可能墮入網上投資騙局,當中醫生、律師、會計師、建築師、護士等亦合佔約一成受害人;文員則13.9% 、退休人士12.5%、家庭主婦7.3%。

警方呼籲市民提防回報高得不切實際的投資計劃,如果被加人來歷不明的群組,應提高警覺。

fb、WhatsApp及Ig等社交平台的母公司Meta(META.US)表示,已採用人工智能審查及移除懷疑有詐騙成分的群組或廣告內容。WhatsApp亦推出全新反詐騙功能,當用戶首次接收來歷不明的訊息,或被新增到不知名群組時,用戶介面會出現一張說明卡,讓用戶在查看對話前,可先檢閱群組資訊和安全提示。

被問到阻截詐騙廣告成效,譚稱Meta去年從fb及Ig移除逾1.57億則詐騙廣告,其中九成在用戶舉報前主動移除,也會審核投放廣告者曾否違規或管理多個可疑專頁。(da/u)~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網址: www.aastocks.com

資料由阿思達克財經新聞提供 [免責聲明]
訂閱法興認股證/牛熊證資訊
請輸入閣下的電郵地址,以便收到法興認股證及牛熊證最新消息
(請查閱我們的私隱聲明)。
以上數據為15分鐘前的資料